
2020年初,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武漢成為全國輿論的中心。在這場疫情中,武漢的智慧城市設施發揮了發揮了巨大的作用。據武漢市政務服務大數據局負責人介紹:“疫情期間,‘武漢戰疫’健康碼……等使用量巨大,武漢政務云平臺數據訪問量是平時的四五倍,中金數據武漢超算中心提供應急服務……”
嘗到甜頭的武漢市在今年6月8日審議了《武漢市新型智慧城市頂層規劃(2020—2022)》(送審稿)。規劃提出,用三年時間構建城市“超級大腦”,打造新型智慧城市。武漢“超級大腦”將依托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技術,聚焦政務服務、城市運行、政府辦公、民生服務、企業服務、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,實現對城市的全面感知、智能分析、精準研判、協同指揮和應急處置。
項目概況
結合當前階段武漢市信息化發展實際及城市未來發展需求,武漢市智慧城市基礎平臺建設的總體目標是:
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以“三融五跨”為指引,以城市數據資源融合共享為主線,以“四大中樞”(數據、人工智能、區塊鏈、應用)為支撐,構建數據融合貫通、應用統一支撐、運行精準分析、指揮高效協同的智慧城市基礎平臺。通過全面匯聚城市運行中的各類數據,輔助開展全局分析和科學調度,廣泛賦能城市運行、社會治理、民生服務等各領域,推動武漢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水平進入全國前列。
最開始49家智慧城市企業購買標書,報名武漢智慧城市項目,截止2020年9月21日10點整,最后實際投標的企業僅有5家,分別是:
1、順豐科技(投標價格:3.53億元)。
2、烽火科技—騰訊聯合體(投標價格:3.50億元)。
3、長江云通—浪潮聯合體(投標價格:1.98億元)。
4、神州數碼(投標價格:1.79億元)。
阿里—中國聯通聯合體(投標價格:1.69億元)。
項目中標